从科学纪录片到科学精神——BBC纪录片《恐龙:最后一日》中里程碑式的创新

时间:2022-07-13 15:01:09阅读:74362
科学与影像的联系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初见端倪,不仅是科学家们将影像技术运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影像爱好者把目光对准自然界,并试图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图片和影音的形式保存下来。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发现以真实
从科学纪录片到科学精神——BBC纪录片《恐龙:最后一日》中里程碑式的创新
从科学纪录片到科学精神——BBC纪录片《恐龙:最后一日》中里程碑式的创新
3/4

科学与影像的联系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初见端倪,不仅是科学家们将影像技术运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影像爱好者把目光对准自然界,并试图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图片和影音的形式保存下来。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发现以真实为要义的纪录片不是虚构的寓言,而是一种对历史世界进行直接观看的独特视点。科学纪录片以艺术的呈现方式与通俗的叙事逻辑跨越了科学与世俗之间无形的门槛,为大众文化带来科学精神的滋养。

《恐龙:最后一日》)作为BBC Studios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巨作,以精炼的叙事在100分钟内厘清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之间的关联,还原白垩纪晚期的末日世界。

在影片中,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德·帕尔马在北达科他州的地狱溪组地层的塔尼斯地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考古发掘,BBC Studios摄制团队在最后三年里跟随他找寻到了最关键的研究证据,并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一宝贵的论证过程。

不同于追求感官刺激的恐龙电影,科学纪录片始终带着问题意识。从科学的专业性角度而言,全片围绕“恐龙灭绝”几项关键的证明环节:如何证明塔尼斯地区化石中特殊的沉积物与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当天所喷射的熔岩有关?又如何证明远在撞击点3000公里开外的生物群是受到小行星撞击的影响而在顷刻间灭绝的?

而证明这些的问题的过程更加耐人寻味:从古生物的牙冠、甲片的形状、骨骼化石排布的纹理和大小不一的足迹中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科学家团队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在丰富的地质物料中探究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化学指纹、元素分布图、同步加速器、辐射光源检测仪等实验方法和科学仪器将科学研究的论证过程深度还原,配合科学家们严谨而深入的推理解析,使影片在精简的框架中保留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性。

在科学叙事领域,BBC Studios的纪录片以其严格的科学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论证过程培养起公众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创作团队的幕后故事,也使得影片有了从科学素养到科学精神的突破。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BBC Studios一直是科学纪录片领域标杆式的存在,树立了鲜明的创作原则与叙事风格。为保证纪录片的科学性,在制作过程中,“科学家团队+摄制者团队”是BBC Studios的基本配置,甚至导演或制片人本身就是某个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为使科学叙事通俗化,BBC著名制作人约翰·格里尔逊首创“画面+解说”模式,《恐龙:最后一日》也延续其一贯的风格,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担任解说。

然而,BBC Studios并不满足于套路化的制作模式,每一部科学纪录片都力求突破纪录片本身存在的局限。在《恐龙:最后一日》中,他们使用了“实物布景+三维背景”相结合的拍摄方式,这是虚拟制作技术在科学纪录片中的首次运用。

制作团队创建了一个弧形屏幕的制作室,树木、植物、沙子和岩石被装饰在屏幕前面,与三维数字背景无缝衔接。一台带有跟踪装置的摄像机与屏幕图像相连,当摄像机移动时,虚拟环境的背景会对摄像机的移动做出反应,从而产生虚拟制作中的关键视差,从而为观众提供了“真实”的视角。在这样的技术创新下,摄制团队不仅可以控制所呈现的天气、光线和温度,在一瞬间完成白天和夜晚的切换,提高制作效率;还能人为把控场景的真实性,使画面中出现的所有白垩纪晚期景物都是真实准确的。

里程碑式的创新还不限于此,在科学纪录片中使用图像融合技术也是BBC Studios首创。《恐龙:最后一日》数字环境哑光绘画、动态电脑三维动画和在虚幻引擎中创建的三维物体的技术,将实地拍摄与虚拟特效结合在一起。

为了提供最真实的生物环境,摄制团队在英国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苏万尼河上拍摄了森林和沙滩背景。为了让英国的林地显得更像热带,他们还在附近种植了蕨类植物、苏铁、棕榈等其他植物,并使用烟雾机制造出一种葱郁潮湿的热带环境和末日后的灰暗世界。虚拟画面和实物道具的准确设置使屏幕上移动的景物都以最逼真的效果呈现,甚至是一闪而过的恐龙爪印都是摄制团队匹配世界各地恐龙化石足迹专门制作的。

BBC Studios始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将科学影像艺术化、科学叙事通俗化,并在创作理念和讲述风格中贯彻理性严谨、务实求真、探索不息、勇于突破的科学精神。《恐龙:最后一日》现已在西瓜视频和鲜时光TV独家首播,抖音和今日头条联合播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