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传统,越潮流

时间:2022-01-14 13:00:33阅读:65974
◎爱地人2021年并不是音综节目的大年,很多人在将近年底的时候回忆过去一年的音综节目,普遍认为除了并非完全音乐属性的《披荆斩棘的哥哥》算是达到了出圈的效果,其余的节目都没有达到之前《中国好声音》《中国
  • 披荆斩棘的哥哥
  • 音乐
  • 陈小春 张智霖 言承旭 林志炫 黄贯中
第1张图片
1/4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4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4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4/4
第4张图片

◎爱地人

2021年并不是音综节目的大年,很多人在将近年底的时候回忆过去一年的音综节目,普遍认为除了并非完全音乐属性的《披荆斩棘的哥哥》算是达到了出圈的效果,其余的节目都没有达到之前《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歌手》《乐队的夏天》等节目初创时的那种爆棚效果。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音综节目过多,分散了制作的资源和观众的聚焦,也包括目前制作方和受众方,都逐渐对没什么太大创新的音综节目有了一定的审美疲劳等等。

不过,2021年年底优酷开播的《中国潮音》,从节目概念创新以及音乐属性上来说,算是值得更多纯粹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综艺。

《中国潮音》的概念不难理解,就是一档将中国元素和潮流音乐结合的音乐节目。从音乐的角度来讲,这也是目前华语流行音乐非常典型的跨界融合,在很多作品、舞台中,这样的形式并不鲜见,而《中国潮音》则通过节目的方式,系统地将这种音乐形态集中展现。另一方面,国潮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其涉及到的类型已经远远不止音乐,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中国潮音》这个节目,也算是呼应了这个时代的潮流。

小众乐手终于走向舞台中央

这几年的音综节目不可谓不多,好多歌手和音乐人更是每年都会参与两档以上的节目,这似乎让人觉得,这个时代再也没有音乐人会被“埋没”,会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其实不然,像这次出现在《中国潮音》舞台的一些乐手,比如竹笛演奏者荣颖、唢呐乐手川子和石容山,再比如被称为尺八神的杨博文,这些或者在行业内已经有着极佳口碑,或者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乐手,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潮音》的舞台概念设置,他们就很难有机会以主角的身份走到舞台中央,而只能是以幕后乐手的身份辅助某个表演,只是在字幕上留下一个名字而已。

从华语流行音乐的传统来讲,舞台从来都是以歌手为支点的。这几年,随着音乐综艺节目的普及,那些节目里的音乐总监已经开始为更多大众所知。而随着乐队文化的普及,以及一些乐队节目的推出,像吉他、贝司、键盘和鼓四大件乐器的乐手,也有很多因为在舞台中央的曝光开始被人熟知。

不过,像尺八、笛子、唢呐、阮等东方传统乐器,以及像手碟、颤音琴等西洋乐器,因为在现代流行音乐的架构里都属于非常用配置的乐器,所以也因为它们的小众属性,连带着演奏它们的乐手,都很难受到圈外人的关注。《中国潮音》这个节目恰恰是因为音乐融合的属性,让这些原来小众乐器的演奏者能够站到舞台中间,成为一首作品的主角。而由此带来的,也是通过这些乐器的音乐元素融合,尤其是大量中国传统乐器在一首作品中成为支点,让节目真正达到了初衷的主题调性。

至少在这个节目里,优秀的乐手和出色的歌手之间,不再是前者为后者伴奏的关系,而是真正成为了一种平等关系的合作。

不只是国风,更是时空贯通

《中国潮音》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档国风类的音乐节目,但从节目的进程来看,《中国潮音》要比国风这个概念在外延上显然来得更广。很多作品,甚至早就超越了国风那种套路的古诗词+五声音阶的套路,而是有了像节目音乐总监谭伊哲所说的“东魂西技”,从音乐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更高级的融合,甚至是前卫实验玩法。

如第一期节目里的《生如夏花》,“乐玲珑”组合的林喆作为谭盾的御用打击乐手,也在现场同时融合了定音鼓、水琴等乐器,不仅在节奏上实现了分层,还通过在手碟里运用五声调式的玩法,让乐器打破了固定的技术套路,并用更高纬度的中西融合去实现音乐元素的跨界。

第五期节目,尺八神杨博文、一丝丝叶、Anti-General和GUIBIAN胡雪松共同完成的《羽化成蝶》,就是在一般的音综节目里很难看到的名场面。非常强烈的氛围感,让整首作品犹如大片的配乐,也让人感受到作品即使在没有演唱和说唱的段落,同样可以通过音色的融合体现出一种强大的音乐气场。

另一方面,《中国潮音》中的一些作品,也超越了单纯乐器层面的融合。比如第六期节目里段兴华的《我害怕鬼》,甚至更通过现场的声光舞台,加上段兴华的戏曲扮相等等元素,从听视觉的角度,形成一种古今的穿越感,让国风和潮流打通时空的概念,从而有了更无级的融合。

除此之外,像第八期大师融合挑战赛里裘继戎的表演,其实也是融合了国风的先锋艺术表演。从艺术的呈现逻辑上,是西方现代艺术审美体系的,但在细节上,则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风的元素,让这样的先锋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变得独树一帜。

这大概也是《中国潮音》这个节目的意义。

《中国潮音》还可以更好

从节目设置上来讲,选手的音乐风格融合作品的理念,包容多样,所以也推动了此类节目在评审标准上的探索。如节目组通过“年代主题战”“大师融合挑战赛”等赛制让节目在不同阶段实现分层等,不失一档竞技类音综的本色。

最后,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潮音》在突出音乐属性的同时,也强调了作品的传播度。艺术创作的内核是创新,但艺术创作的终极则是传播。在《中国潮音》这样的舞台,固然需要非常细节的专业度,但也更需要将这些专业度梳理之后,以作品的方式推向市场的行动。国潮之所以是国潮,不仅仅因为它的传统魅力,还在于它能在潮流文化之中,同样有着立足之地。总之,这是一档值得长期关注的节目,希望能够在今年看到更好的《中国潮音》。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